当前位置:首页>党建工作
党建工作

支部攻坚“啃硬骨” 党员创新“挑大梁”——西北有色地矿集团七一三总队公司山阳秦鼎党支部克难创新促发展
|
来源:地矿集团、黄金集团|2025/10/31 17:59:00|作者:郭建丽|人气:313

      面对资源接续紧张与设备老化严重的双重挑战,西北有色地矿集团七一三总队公司山阳秦鼎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聚焦钒矿开采与设备升级两大“硬骨头”,组织党员骨干在关键环节“挑大梁”,以技术突破驱动生产增效,成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红色引擎”。

      资源是矿山的生命线,更是支部必须啃下的“硬骨头”。面对金矿资源储量不足、钒矿资源开发亟待破题的困境,党支部将“钒矿采矿方法工艺研究”作为核心攻关目标。面对夏家店Ⅱ-1号钒矿体急倾斜、围岩破碎,传统采矿方法成本高且安全风险大等诸多难题,山阳秦鼎党支部跳出固有思路,以“多维度调研+科学论证”破局。他们远赴湖南省黄沙坪矿“取经”,现场学习“倾斜破碎矿体采矿法”,创新采用“室内实验+三维建模+数值模拟”的综合研究手段。

      党员骨干带头深入井下一线,通过测定矿岩物理力学性质、构建三维地质模型,运用专业软件模拟采场应力变化,用非接触扫描仪采集岩体节理裂隙数据,引入顶板极限跨度理论计算采场稳定性,构建地下巷道开采扰动力学模型,精准摸清了矿体“脾气秉性”。经过两个多月的日夜攻坚,团队不仅厘清了国内破碎矿体采矿技术现状,更成功为夏家店Ⅱ-1号钒矿量身定制出一套安全高效的开采路径,为矿山未来的资源接续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在千米井下攻坚克难的同时,地表厂房的“设备焕新”战役也迎来党员“挑大梁”。公司解吸冶炼室的高温高压无氰解吸电解设备已服役20年,严重老化导致跑冒滴漏现象频发,多人手动操作更是效率与安全的双重瓶颈。“全部更换成本太高,我们必须让它‘返老还童’!”解吸冶炼室负责人、党员郑丹丹主动请缨。

      他摒弃直接更换的常规思路,提出了“智能化改造降本增效”方案。从确定方案、采购配件到施工试机,郑丹丹全程跟进。通过增设电子传感器与电控开关,他对老设备进行了一场“微创手术”。改造后,设备实现了单班单人安全操作,并在改造后首次生产中及时调试解决设备问题,改造后实现单班单人安全操作,贫碳品位降至30g/t以下,解吸率提升2%,贫液品位降至1.0mg/L以下,电解率提升0.5%,单柱解吸时间缩短3小时,改造成本仅8万元,用最小的代价实现了安全、效率与效益的全面提升。

      从破解资源开发瓶颈到推动设备升级换代,713总队公司山阳秦鼎党支部始终将“啃硬骨”视为责任,将“挑大梁”作为使命。下一步,支部将继续深化党建与生产融合,让创新成果加速转化,为公司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